见利忘义(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利忘义”。
成语故事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以太子年幼为由把持朝政。她大肆分封吕氏族人为王为侯,严重威胁了刘汉的江山。面对这种情况,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老臣心中十分着急,急忙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陈平认为控制军队是当务之急,但兵符掌握在吕后的侄子吕禄手中,只有拿到兵符,才能够调遣部队。可吕禄从来也不肯离开军队,怎么才能强迫他交出兵符呢?这时,陈平想起前任丞相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是挚交,只有借助郦寄,才能将吕禄调出军中。
于是,周勃来到郦商的府邸,开门见山地对郦商说:“吕氏一族准备篡权,一旦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这些开国老臣必遭斩杀。为了大汉的社稷,为了你的一家老小,你也不该束手待毙呀!”郦商本指望借助儿子郦寄与吕禄的交情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听了周勃的话,这才意识到局面的危险性。他问周勃:“依太尉之见,老朽应该如何去做?”周勃说:“老丞相可令郦寄将吕禄约出北门,只要控制住吕禄,我们就胜券在握了。”于是,郦商命郦寄邀吕禄出城打猎,结果吕禄被周勃的伏兵擒获,被迫交出兵符。随后,吕氏家族中的人被一一诛杀,大汉政权又回到了刘氏的手中,郦寄也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为曲周侯。但是,当时许多人都指责他,说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朋友,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成语寓意出卖朋友的人总是在有利可图的时侯,就不顾道义了,这是在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真理。这里的“义”就是假的意思。社会上,不论是人和人或者是人和物之间有了利益才能共存。但生活不是物质利益的全部,在外界的诱惑下,也许会迷失,但能守住那份义,人们的心才不会空虚。在这个高物质的时代,利益人们要,这是资本,道义人们更要,这是根本。利益和道义面前,应该选择道义,利益如过眼云烟,而道义会创造无法比拟的利益,会让人们活得问心无愧。
成语运用成文用法
“见利忘义”指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比喻为了私利,而不顾正义和道义。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明·徐畛《杀狗记・孝友褒封》:“柳龙卿、胡子传见利忘义,反复小心。”
清·包世臣《安吴四种总目序》:“唯以三事(指河工、漕运、盐法)皆近利,司事久则见利忘义。”
作家·欧阳山《三家巷》:“杨志朴说:‘是呀,流氓政客,都是见利忘义的。’”
作家·舒湮《愚昧比贫穷更可怕》:“有的群众受‘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见利忘义。”
作家·程树榛《大学时代》:“郭亚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更不是那种穿着钉子鞋踏着别人肩膀向上爬的无耻之辈。”
成语辨析见利忘义—利令智昏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之处在于“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范围较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较广。“见利忘义”偏重于“忘义”,即忘掉道义;“利令智昏”偏重于“智昏”,即头脑发昏。“利令智昏”多用在书面语里;“见利忘义”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
社会影响2023年12月10日,“见利忘义”当选韩国2023年度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