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男,出生于江苏丹阳。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
人物生平1904年12月24日,吕叔湘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城内新桥西街柴家弄的一户商人家里。
1915年,考入丹阳县高等小学。
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
1922年,毕业于第五中学,考取国立东南大学。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
1926年至1935年,先后在丹阳县立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等校任教。
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2月启程赴英国,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
1938年,自英国返回中国。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
1940年,离开昆明去成都,任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42年,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教授。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金陵大学迁回南京。
1947年,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
1949年,在上海开明书店任职。
1950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同时兼任东欧交换生语文专修班主任。定居北京。
1952年,教育部以华西、东北、华东为重点,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被调至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
1955年1月,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词汇研究部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6至1976年,文革时期,停止语言研究工作。
1978年,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系主任、教授。
1980年,任语文出版社社长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应聘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
1994年3月31日,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8年4月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94岁。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吕叔湘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其研究理论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吕叔湘还在中国近代汉语领域从事研究,其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历史的比较,而且有与方言和外语的比较,例证丰富,分析详尽,填补了白话语法研究的空白,也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著中,吕叔湘首创性地确定了选词的原则、如何处理词的语法信息、字头与词目的排列、标音方法等基本原则。
吕叔湘一生共出版专著和编译二十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已编成《吕叔湘文集》六卷、《吕叔湘全集》十九卷,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1954年7月,吕叔湘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作《区别汉语词类的原则问题》的报告。
1955年10月25至31日,吕叔湘在中国科学院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与罗常培联名作以《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1960年4月,吕叔湘出席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作题为《发挥汉语拼音方案的巨大力量,在语文教学上实现多快好省》的发言,并刊于4月6日《光明日报》。
1980年10月21至27日,吕叔湘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的开幕式上作题为《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学术报告。
人才培养吕叔湘一向关心青年,对他们寄予厚望。几十年间,吕叔湘通过做报告、通信、个别谈话、修改文章等方式与中青年语文工作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他们成长。
荣誉表彰社会任职个人生活夫人:程玉振
儿子:吕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人物评价“新中国成立以后,吕叔湘长期担任语言学界重要领导职务,在中国语言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张伯江 评)
“吕叔湘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一生追求进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具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吕叔湘一生所留下的著述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藏,他树立的良好风范是后学永远的楷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评)
人物影响1983年,吕叔湘捐献多年积蓄的六万元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1987年,他又把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的奖金转为青年语言学家奖金。